其他數字貨幣DeFi

Aster DEX爭議升溫:DefiLlama下架與洗盤交易爭論

DefiLlama因洗盤交易指控下架Aster數據,本文解析事件始末、開倉數據揭露的真實活躍度,以及信任如何決定Aster未來發展。

Aster DEX爭議升溫:DefiLlama下架與洗盤交易爭論
Aster DEX爭議升溫:DefiLlama下架與洗盤交易爭論

什麼是 Aster DEX

Aster 是一個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允許交易者使用能產生收益的資產作為抵押品進行交易。該平台同時支援現貨與永續合約交易,並運行於多條區塊鏈上。使用者可 24 小時不間斷地交易加密貨幣與傳統股票的永續合約,且始終保有資產的完全託管權。

 

這個平台解決了 DeFi 中的一項核心難題。大多數交易所迫使用戶在「賺取收益」與「主動交易」之間二擇一,而 Aster 打破了這種限制。交易者現在能在進行槓桿操作的同時,仍讓抵押資產持續產生被動收益。換言之,即使倉位未平倉,保證金仍可為用戶帶來報酬。

 

Aster 目前運行於 BNB Chain、Ethereum、Solana 和 Arbitrum 上。這種多鏈佈局不僅讓交易者能接觸更深的流動性池,也有效減少了困擾許多 DeFi 協議的流動性分散問題。

查看 ASTER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0
%
最近一個月
ASTER

ASTER()價格

ASTER
() $0 24
%
%
ASTER

促成 Aster 誕生的合併

Aster 源自 2024 年底的一次策略性合併,兩個成熟協議攜手打造出更具規模的新平台。Astherus 帶來其多資產流動性與收益協議的技術經驗,而 APX Finance 則提供去中心化永續合約的核心技術。

 

品牌重塑於 2025 年 4 月正式完成,兩個團隊一致認為攜手合作能打造出更強大的產品。這次合併並非技術重疊的競爭,而是優勢互補的整合。這種協同模式讓 Aster 成功避開了加密行業合併中常見的開發延遲問題。

 

從時機上看,這次合併極具戰略意義。當時 DeFi 永續合約市場正迅速成長,像 dYdX 與 Hyperliquid 等成熟平台已驗證了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但市場在資金效率與使用體驗方面仍存在明顯缺口。Aster 正是為了填補這些空白而誕生。

Aster 執行長 Leonard 的神秘面紗

Leonard 於 2019 年加入一家大型交易所擔任產品經理,當時該公司員工僅有數百人。隨著時間推進,該交易所成長為全球加密產業的巨頭之一。Leonard 親眼見證資本如何湧入中心化交易所領域,同時觀察到 Hyperliquid 在去中心化交易領域開創的新格局,這些經歷最終塑造了他對 Aster 的願景。

 

Leonard 一直保持匿名。他在 X(前 Twitter)上的頭像是一個戴著連帽外套的人影,未透露任何真實身份。他於 2025 年 3 月創立社群媒體帳號,僅數週後便在 4 月宣布 Aster 的品牌重塑。

 

匿名領導帶來獨特挑戰。在創辦人公開透明的專案中,外界能明確知道誰應負責任;但在匿名專案中,參與者只能依賴代碼審計與社群監督。為彌補這一差距,Leonard 經常與社群互動,特別強調由 PeckShield 進行的安全審計,並透過 AMA 保持開放溝通。

 

值得注意的是,Leonard 對 Aster 的不足相當坦誠。他承認團隊仍需改進移動端體驗與交易深度,並直言:「我們在行動端的使用體驗上仍有不足,這是整個 Web3 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這種誠實與透明在一個充斥過度承諾的產業中顯得格外罕見。

 

圖片來源:@Aster_DEX

Aster 的核心特色

Aster 的「Trade & Earn」模式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創新。該平台接受兩種類型的可產生收益的抵押資產:

 

  • asBNB:BNB 的流動質押衍生品,可自動產生質押收益
  • USDF:與 USDT 1:1 錨定的收益型穩定幣

 

其中 USDF 特別值得關注。該穩定幣透過在中心化平台上部署抵押資產並採用「中性對沖」(delta-neutral)策略,為持幣者創造穩定收益。不過,這也意味著其收益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外部平台的穩定運作。

多樣化的交易模式

Aster 提供兩種不同的交易介面,分別針對不同使用者群體與操作需求。

 

1001x 模式」將交易體驗簡化到最基本層面,使用者可一鍵開倉,槓桿最高可達 1001 倍。此模式透過智慧訂單路由防止 MEV 攻擊,讓新手能以更直覺的方式體驗交易,而不被傳統訂單簿介面嚇退。

 

永續合約模式」(Perpetual Mode)則面向專業交易者,提供完整訂單簿與高階圖表分析工具。交易者可使用多種資產作為保證金,深度圖與技術指標的設計與中心化交易所相當,滿足專業級操作需求。

隱藏訂單的隱私機制

「Hidden Orders」是 Aster 最受討論的功能之一。大型訂單在執行前完全不會顯示,從而防止前置交易(front-running)與 MEV 攻擊。這項創新因其在隱私交易領域的突破性,被業界人士稱為「重大進展」。

 

該功能透過加密技術實現,在訂單匹配前,所有細節均保持加密狀態,只有智慧合約能在執行時解密並完成交易。這為機構級交易者提供了所需的隱私保障,尤其在進行大額操作時尤為關鍵。

YZi Labs 的角色與支持背景

YZi Labs 在 Aster 的崛起中扮演了關鍵角色。這家由 CZ(趙長鵬)與何一創立、管理資產規模達 100 億美元的投資機構,是 Aster(當時仍名為 Astherus)於 2024 年底種子輪融資的唯一投資方。

 

這筆投資不僅提供資金,也帶來了技術孵化與行銷支援。Aster 透過合作取得了龐大的用戶曝光與跨鏈基礎建設協助。

 

YZi Labs 的投資主題聚焦於三大領域: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現實世界資產(RWA)與人工智慧驅動的 DeFi。Aster 恰好完美契合其 DEX 發展方向,該機構認為未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將最終與中心化平台相匹敵。

 

據業內傳聞,相關高層的公開支持一度引發市場強烈反應,Aster 代幣價格在數小時內暴漲 400%,交易量飆升至 3.24 億美元。儘管隨後強調該平台為獨立運作,但外界普遍認為 Aster 團隊中確實有多名前大型交易所成員加入。

Aster 與 Hyperliquid、dYdX、GMX 的比較

在去中心化永續合約(Perpetual DEX)市場中,已出現幾個明確的領導者。以下是 Aster 與這些主要競爭對手的比較概覽:

 

功能項目 Aster Hyperliquid dYdX GMX
交易模型 混合模式(訂單簿 + AMM) L1 層訂單簿 應用鏈上的訂單簿 基於 AMM
可產收益抵押品 有(asBNB、USDF)
多鏈支援 支援 4 條以上公鏈 僅限自有 L1 僅限自有鏈 多鏈支援
股票永續合約
隱藏訂單
最高槓桿倍數 1001 倍 50 倍 20 倍 100 倍

 

Aster 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資金效率上。其可產收益抵押品模型在主要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中極具獨特性,使交易者能同時進行槓桿交易與資產收益。股票永續合約功能則搭起了傳統金融(Trad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間的橋樑。多鏈佈局進一步提升了靈活性,這是單鏈競爭對手所欠缺的特點。

 

不過,已有的市場領導者同樣擁有自身優勢。Hyperliquid 以約 146.8 億美元的未平倉合約量領先市場,遠高於 Aster 的 48.6 億美元。dYdX 經過多年運營,基礎架構穩定且經歷實戰考驗。GMX 則是最早提出流動性提供者模型的先驅,許多後續 DEX 都沿用了這一機制。

查看 HYPE 在 LBank 的市場表現

$0
%
最近半年
HYPE

HYPE()價格

HYPE
() $0 24
%
%
HYPE

DeFiLlama 下架爭議事件

2025 年 10 月 5 日,成為 Aster 發展歷程中的轉折點。DeFi 數據平台 DefiLlama 宣布將 Aster 的永續合約交易量數據從其平台中移除,此舉引發了關於 DeFi 數據真實性與透明度的激烈討論。

 

DefiLlama 創辦人 0xngmi 表示,已有明確證據顯示 Aster 存在洗盤交易(wash trading)行為。Aster 回報的永續合約交易量幾乎與 Binance 的數據完全一致,相關性係數接近 1,這種情況在正常市場交易中極為罕見。此外,Aster 拒絕提供訂單層級的數據以供第三方驗證,進一步加深了外界質疑。

 

在被下架前,Aster 曾聲稱其於 10 月 7 日的 24 小時交易量高達 417.8 億美元,是 Hyperliquid 當日 90 億美元的四倍。考慮到 Aster 作為一家新興平台、未平倉合約量較低,這一數據顯得極不合理。

洗盤交易的結構性問題

洗盤交易在加密貨幣市場並非新現象。研究顯示,約有 25% 的交易所受到此類行為影響。交易者常利用機器人程式反覆開倉與平倉,製造出龐大的「假交易量」,但實際上並無任何真實經濟活動。

 

Aster 的空投機制進一步放大了這一問題。該協議將 53% 的代幣分配給空投活動,而為了搶奪積分,部分大型錢包在 30 天內製造了高達 850 億美元的交易量,其中大多為機器人帳號進行的女巫攻擊(Sybil attack)。

 

這場爭議迅速引發社群內部的激烈辯論。Aster 支持者指責 DefiLlama 採取了「中心化審查」行為,而批評者則建議使用 Dune Analytics 作為替代方案。不過,許多 Dune 的儀表板實際上仍依賴 DefiLlama 的數據來源,使得這場風波更顯複雜。

衡量真實交易活動

精明的分析師不僅關注交易量,還會透過未平倉合約量(Open Interest)來判斷實際的市場活躍度。未平倉量能反映在一段時間內被鎖定於倉位中的抵押資產總額,這一指標比交易量更難被人為操控。

 

在 2025 年 10 月 3 日的數據中,真實情況顯得截然不同:

  • Aster 未平倉合約量:48.6 億美元
  • Hyperliquid 未平倉合約量:146.8 億美元
  • Aster 交易量:417.8 億美元
  • Hyperliquid 交易量:90 億美元

 

這組數據的反差引發了警訊。真實的交易所通常會在交易量與未平倉量之間呈現一定比例的關聯,而 Aster 的極端差異顯示其報告的交易量可能存在誇大或異常現象。

ASTER 代幣表現與價格走勢

ASTER 代幣於 2025 年 9 月 17 日正式發行,其後的價格表現可謂驚人。上線僅六小時內,代幣價格暴漲 1,500%,早期買入者幾乎在瞬間獲得了翻倍甚至數倍的收益。多項利好事件推動了價格飆升。其中,CZ 的公開支持單獨就引發了約 400% 的漲幅,而知名創作者 MrBeast 傳出以 11.4 萬美元買入 ASTER,更將價格推上新高。代幣最高漲至 2.30 美元,之後在 10 月 5 日回落至約 1.83 美元。

 

交易量同樣說明了一切。ASTER 日交易量長期維持在 3 億美元以上,這樣的流動性讓大型投資者能夠靈活進出市場,但同時也為少數大戶操控價格提供了空間。儘管市場近期波動劇烈,分析師仍普遍保持樂觀態度。一些預測指出,若生態持續擴張且市場環境有利,ASTER 的價格有望突破 10 美元,較當前水平上漲約 480%。

代幣分配與集中化風險

Aster 的代幣總供應量固定為 80 億枚 ASTER,但其分配結構引發了外界對中心化程度的擔憂:

 

分配項目 比例 代幣數量
空投(Airdrop) 53.5% 42.8 億枚
生態與社群(Ecosystem & Community) 30% 24 億枚
金庫(Treasury) 7% 5.6 億枚
團隊(Team) 5% 4 億枚
流動性與上架(Liquidity & Listings) 4.5% 3.6 億枚

 

從表面上看,Aster 的空投分配似乎相當慷慨,但鏈上數據揭示了另一個現實:約 93% 的 ASTER 供應量集中在少數錢包中,有分析指出僅六個錢包就掌控超過 96% 的代幣。

 

這種高度集中帶來巨大的治理風險。少數持幣者能隨意操控價格,並透過投票權掌控協議決策。當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中時,「去中心化」的承諾就失去了意義。

 

團隊持幣比例雖僅 5%,看似合理,但匿名執行長「Leonard」的身份仍讓外界感到不安。沒有人知道他的履歷或過往專案,外界的信任完全建立在程式碼審計與社群監督之上。

運營依賴性風險

除了代幣集中外,Aster 還面臨多項結構性風險。USDF 穩定幣機制依賴第三方供應商提供軟體、託管服務和技術基礎設施等關鍵功能。關鍵供應商的故障、不可靠性或安全漏洞會帶來重大的營運風險。

 

高達 1001 倍的槓桿功能同樣帶來系統性風險。此槓桿倍數幾乎保證交易者在微小價格波動下被強制平倉,可能引發連鎖清算與流動性危機,特別是在市場劇烈波動時。

 

多鏈運行也增加了技術風險。跨鏈橋攻擊在加密世界中屢見不鮮,每新增一條支援鏈,就等於擴大潛在攻擊面。Aster 必須確保其跨鏈架構在所有網路上都能維持相同的安全等級。

Aster 的未來發展方向

Aster 的路線圖中規劃了多項雄心勃勃的計畫。團隊計劃推出專屬的 Layer 1 區塊鏈「Aster Chain」,藉此全面掌控交易排序與 MEV 防禦機制。

 

另一項重大升級是整合零知識證明(ZKP)技術,使交易能在完全私密的環境下進行,用戶可隱藏持倉與身份,特別吸引對資訊洩露敏感的機構交易者。Aster 也計劃引入基於意圖(Intent-Based)的跨鏈自動化系統,讓交易者能設定複雜條件,由系統在多鏈間自動執行,從而降低多鏈操作的技術門檻。

 

然而,挑戰依然嚴峻。DefiLlama 的下架事件重創了 Aster 的聲譽,而在加密世界中,信任的重建往往需要長時間。平台必須證明其交易量的真實性。

 

市場競爭持續升溫,Hyperliquid 仍在未平倉合約量上領先,且每月都有新項目推出創新功能。Aster 若想保持地位,必須在執行上毫無失誤。監管走向也將成為關鍵變數:若政策明朗化、態度友善,整個行業都將受益;但若監管收緊或針對其金主採取行動,Aster 將首當其衝。

 

未來幾個月將是 Aster 的關鍵期。平台必須展現真實用戶增長,而非僅依賴空投農民;未平倉量必須與交易量成比例成長;同時,代幣集中問題也必須被正視。唯有如此,Aster 才能兌現其成為領先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的願景。

常見問題

什麼是 Aster DEX?
誰創立了 Aster?
為什麼 DefiLlama 下架了 Aster?
YZi Labs 在 Aster 中扮演什麼角色?
ASTER 代幣在發行時漲幅多少?
代幣集中化風險有多大?
Aster 支持哪些區塊鏈?

線上客服

客服團隊

剛剛

親愛的 LBank 用戶

我們的線上客服系統目前遇到連線故障。我們正積極修復這一問題,但暫時無法提供確切的恢復時間。對於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如需幫助,您可以透過電子郵件聯繫我們,我們將盡快回覆。

感謝您的理解與耐心。

LBank 客服團隊